首页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正文

    关于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及2024年大创项目中期验收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5-04-02

    点击数:391

      

    教学单位:

    为不断增强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创业活动。现将我校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及2024年立项项目中期验收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

    (一)项目类型

    1.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的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前期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的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申报对象及实施要求

    1.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面向我校大一至大三本科学生,可以是个人或创新团队;团队参与学生数原则上控制在5人以内(含项目负责人)。鼓励跨系(部)、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鼓励项目团队围绕“互联网+”有关领域开展探索和研究,鼓励项目团队积极参与“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和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申报。

    2.各类项目负责人仅限1人,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2个及以上的项目,但可参加其它项目(仅限1项),项目一旦确定立项将不得无故退出和终止,项目未完成之前不得新申请项目。

    3.申报项目须由学生选定或系(部)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每位指导老师同时指导项目数不超过5项),过去2年内有指导省级及以上大创项目弃项的不可参与本年度项目指导。创新训练项目和创业训练项目指导教师至少1名;创业实践项目指导教师2名,原则上至少有1名行业企业导师。

    4.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1-2年,负责人应在毕业前以此项目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后结题,结题标准参照《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题验收标准(试行)》(附件1)。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原则上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项目。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毕业后可根据情况更换负责人,或是在能继续履行项目负责人职责的情况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身份继续担任项目负责人。创业实践项目结束时,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妥善处理各项事务。

    5.项目的管理以系(部)为主体,项目负责人所在系(部)应成立以系(部)主任或副主任为第一负责人的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本教学单位各级项目的申报质量、过程管理、考评验收等工作。各系(部)当年“大创项目”立项率将作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6.为了确保结题质量,产出高质量成果,本次申报结题后,根据结题质量可以申请替代毕业论文(设计)。

    (三)选题来源

    项目选题可基于申报团队长期积累及兴趣特长,也可来自教师科研项目及社会、企业委托课题。

    鼓励围绕“国创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附件2)进行选题;鼓励为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赛事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培育项目进行选题;鼓励为申报、实施“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进行选题。

    (四)推荐项目数量与资助经费

    1.学校将从全校申报的项目中,择优推荐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在此基础上从省级项目中择优推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5项左右,省级15项左右)。

    2.系(部)广泛宣传动员,在不低于指标数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申报。2025年各系(部)择优推荐大创项目指标数:体育人文与健康系20项,体育教育训练系20项,艺术与传媒系20项。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部教师积极参与,不设指标。国际教育系积极申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申报项目数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通知要求为准。

    3.学校按照项目级别及结题考核结果等次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所有申报项目须在申报书中列出详细经费预算。填写经费预算表时,请注意表格备注的相关说明,按要求填报。

    (五)申报程序与时间

    1.4月15日前,项目申报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项目,参照大创申报相关材料,撰写《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附件3)提交给所在系(部),申报创业实践类项目的同时提交商业策划书。

    2.4月17日—4月29日,各系(部)组织评审小组进行初审,填写评审意见,确定推荐项目名单,排序后报送教务处。提交材料包括系主任签字、系盖章的《项目申报书》(附件3)、《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4),同时发送电子版,注明“××系2025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

    3.5月5日—5月27日,教务处组织校级“大创项目”答辩会,根据答辩结果确立校级立项项目,择优推荐国家级、省级项目评审并在教务在线公布。

    二、2024年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验收工作

    (一)工作程序

    1. 各国家级、省级立项项目负责人须按照有关要求填写《武汉体育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验收报告书》(附件5),填写完毕后交由负责人所在系(部)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

    2. 各系(部)按照要求认真对项目负责人上报的有关材料进行检查、审核,“中期验收报告书”的检查结果须由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及负责人所在系(部)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人签字确认;

    3. 审核签字完毕后,各系(部)于2025年4月18日前统一报送本单位“中期验收报告书”至教务处备案;

    (二)工作要求

    未按期提交“中期验收报告书”或中期验收认定项目无明显进展的项目,给予限期整改或停止项目运行。

    联系人:余慧芬 电话:027-81300193 邮箱:123585526@qq.com

    地址:实验楼B栋二楼实验中心办公室

    附件:

    1.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结题验收标准(试行)

    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指南

    3.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

    4.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汇总表

    5.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验收报告书

    教 务 处  

    2025年4月1日